金莎国际

学习《梁家河》有感——张永亮

栏目22018-12-10


“我人生的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。不要小看梁家河,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。”初次拿到《梁家河》,我就被封面上的这几行文字所吸引。梁家河---深处黄土高原腹地的一个沟壑纵横的小山沟,会蕴含着什么大学问?带着这个小小的疑问我阅读了《梁家河》。

《梁家河》是一本纪实文学,它用细腻朴实的文风讲述了习近平在梁家河的7年知青岁月,再现了习近平从一名迷惘少年成为梁家河党支部书记的成长之路,展示了一个始终投身于为人民群众着想的人民公仆形象,也描述了一个自然环境恶劣的落后农村通过自力更生、艰苦奋斗而蜕变的故事。

梁家河是黄土高原腹地一个自然资源匮乏、生态环境恶劣的贫困小山沟,在那个落后的年代,生活条件之差可想而知,而习近平从15岁踏入梁家河到22岁时离开,一待便是7年。习近平15岁时也曾有机会永远的离开梁家河生存,但是他没有,他选择了回到梁家河、融入群众,让他做出如此选择的是“团结观”。“正是这样的‘团结观’,使他逐渐形成了扎根人民、团结群众的观念。能‘团结人’成为他鲜明的领导风格之一”。团结群众,融入群众,依靠群众是党的优良传统,是党的事业不断前行走向成功的基石。有团结就有凝聚力,有团结就有战斗力,只有团结才能用共同的信念凝聚中华民族的意志,用整个民族意志和力量汇聚成战无不胜的磅礴之力。

习近平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进行社会生产劳动时,也没有忘记读书、修身。“不知一物,深以为耻”,这是他对自己的要求,他经常读书到深夜;抓住各种机会多读书、读好书。“在习近平看来,好的文艺作品不仅能给人启迪,也是不同国家和民族相互了解、沟通的方式。读书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,更是一个不断成长、丰富自己精神世界的过程。”在当今世界,知识与科技日新月异,学习无疑是非常重要的。通过学习可以不断充实自己、提升认知能力、开阔思路、指导实践,通过学习才可与时俱进、推陈出新。习近平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尚能不忘读书、修身,追求真理,我们青年一代更应该勤奋学习,追求上进。

习近平当了大队党支部书记后,就树立了“要为人民做实事”的思想。他带领群众打坝、建立沼气池、创办铁业社、代销店、缝纫社、磨坊、菜园,带头打水井,群众需要什么他就带头干什么,为梁家河实实在在办好事,将一个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宗旨展现的淋漓尽致,体现了“能吃苦,干实事”的优秀党员干部形象,赢得了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和拥戴。我们作为青年一代,无论在何岗位,都要坚持“要为人民做实事”的基本要求,求真务实、履职尽责。若干年后,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青年一代提出了“志存高远,脚踏实地”的谆谆教诲。他用实践告诉我们青年一代,要坚定理想信念,立志成才,踏实做事,最终一定会到达目的地。

习近平始终把人民群众装在心里,四次给梁家河村干部回信,每当听见梁家河有了新变化,他都感到非常欣慰。在数年后习近平两次回到梁家河,看望他时时牵挂的父老乡亲,在田间地头、挨家挨户的了解生产生活情况,他把延安作为自己的第二故乡,处处体现出他对梁家河的深深怀念与依恋。习近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启示党员干部“树高千尺也不能忘根”,只有不忘根心里才能装着人民群众,只有不忘根才能想人民之所想、急人民之所急、解人民之所困。

“作为一个人民公仆,陕北高原是我的根,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:要为人民做实事!无论我走到哪里,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。”梁家河--深处黄土高原腹地的一个沟壑纵横的小山沟,却蕴含着大学问,这里锤炼了习近平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、百折不挠的坚定信念、刚正不阿的处事作风、真挚诚恳的为民情怀、不忘初心的历史担当。学习《梁家河》,便可从中追溯习近平总书记卓越的领导才能、高超的政治智慧和真挚诚恳的为民情怀的源泉。学习《梁家河》,我们就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不畏艰辛、坚韧不拔的坚强意志,发扬艰苦奋斗精神,磨炼坚强意志,提高实践能力,加强知识学习,坚定理想信念,砥砺奋进,为早日实现伟大的“中国梦”而奋斗。

我要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

全部评论

XML 地图 | Sitemap 地图